鶯歌一日遊學2013第一梯次學員心得

林X儀、林X菁、卞X英

今天參加鶯歌區公所主辦、弘鶯陶創意執行發展中心承辦的鶯歌陶瓷一日遊學活動,超讚!看到平常看不到的陶瓷產業分工、享受手拉胚的樂趣,體驗到比以前自己來玩時更有地方特色與旅遊深度的鶯歌。

第一站:三好製模廠,原來用石膏開模要經過塑原型、樣品模、母模、子模等重重步驟,要把國外的來圖做出樣品,真的是完全靠師傅的巧手;然後因為是靠石膏的吸水特性,讓泥漿附著在子模的表面陰乾,憑經驗把多餘的水倒出,所以一個子模大概只能用個100次就報廢了,打碎的模具只能拿來製作粉筆。

第二站:金鴻華轉寫印刷廠,來到這裡參觀,媽媽才知道原來量產陶瓷品上的圖案不是手繪,而是用「花紙」把圖案轉印在量產陶瓷品上。而一張花紙要經過繪圖、製版、釉彩調配、分色印刷、上膜、洗紙等步驟,且一種顏色就要製一個版(量身訂做的相片圖檔可能會用上10多個版)。還好網版可以重複利用,而現代全自動化的機器也讓分色印刷的速度變快許多。

第三站:振弘加工廠,在這裡把花紙貼上陶瓷用品,送入隧道式爐窯把圖案燒上去,這個部分幾乎通通都是人工。這裡最大的收穫是原來花紙上黃色的膜在高溫200度左右時就會揮發,所以最後的成品不會看到膜,只剩下燒到800度、足以把花紙圖案吃色進去的陶瓷品。然後花紙會配合陶瓷品的弧度,決定是否要切開,以免用水貼上去時不夠平整。

第四站:和協陶瓷器有限公司,在這裡看到從泥漿到燒製成品的完整量產過程,聽力不好的媽媽一馬當先跑去看師傅灌模、脫模,看來她真的很享受這趟遊學。在上釉的步驟中,我們發現釉彩乾得好快,所以師傅的指印並不會上去,倒是底部的釉料要擦去,才不會在窯內燒製時黏住破底。至於上釉過程可分為釉下燒(素燒、800度)和釉上燒(1200度)兩種,不過可以兩種都燒,就是燒兩遍。而把上釉好的陶瓷品擺放在燒窯的架上也有know-how,例如要從上往下放,才不會掉灰塵;期望釉彩亮面的話,要把陶瓷品放邊邊,溫度比較高,期望釉彩顏色低調一點,則往中間放。此外,和協公司現在已經發展出可以把水庫淤泥拿來燒成產品的方法(馬桶是最難燒的,所以以此為例),這是一個可以減少瓷土進口又能幫助水庫清淤的win-win產品,聽說成本還可以減少2成,很期待他們能成功推廣。

第五站:在陶驛陶藝用餐,用餐區的後面,就是今天的重頭戲--手拉胚的地點。看了只覺得... 老師太強了,隨便一下子就做出一個葫蘆來,剩下的一點餘土還能做出小葫蘆。至於我們的成果,本來完全沒有信心的媽媽和姊姊,很快地做出了一個碗和一個筆筒;反倒是曾經在國中參加陶藝社的我,卻是在把第一塊土玩成一團爛泥後,請老師幫我換了一塊土,再加上老師的幫忙,才終於做出一個看起來有點歪歪的杯子,還煩勞老師安慰我說,因為泥土有點移位,所以有點厚薄不一,會更有「特色」,哈!

第六站:新太源藝術工坊,這裡是販售藝術品的地方,這間店用故宮授權的「12月令圖」以及自行燒製的馬賽克或磁磚拼貼,做了多根柱子以及1-9月的壁畫,費時3個多月,每根柱子的成本要80萬元,工程浩大,不愧是鎮店之寶。

第七站:陶瓷老街,在這裡自由參觀陶藝品的銷售。其實之前常常和家人來逛,也曾帶國外朋友來鶯歌玩,但總覺得這裡的商品定價似乎只有極高和極低兩端,中價位產品的同質性偏高,比如客家花布風格茶杯,這家賣、另一家也賣;另外就是蠻多留學生喜歡送給外國朋友、可訂作刻字的巧意杯,不知道為什麼,這麼多年來在色彩或杯型的選擇上居然沒有發展出太多變化。但這次逛到一間自創品牌的新店面--新旺集瓷,在明亮有設計感的空間中,提供手創商品、手作教室、甚至還有2F的定時導覽,櫃臺也有放附有鶯歌地圖的廣告扇子,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。

第八站:鶯歌農會,他們真是太有心了,為了發展地方特色,在旁邊設立台灣陶瓷藝術館,專門展出鶯歌藝術家的作品(不一定是土生土長的鶯歌人,只要是和鶯歌有合作即可),裡面精緻的陶瓷作品可以看見台灣人的創意,熱心的經理還邀我們下次去泡茶喔!

總之,今天的行程非常充實,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思考台灣文創產業的軟實力,若有其他朋友有機會來到鶯歌,非常推薦這樣的遊程。

鄧X真
今天很榮幸能參加一個很不一樣的旅行團,它即是由鶯歌區公所主辦,弘鶯陶創意執行發展中心承辦的─「鶯歌一日遊學」。說到鶯歌,大家馬上會聯想到陶瓷,日常生活中的鍋碗瓢盆也都會接觸到陶瓷,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東西是如何被製造出來?又怎會有如此琳瑯滿目的花色可供選擇?一整天的行程,我們先從石膏模廠開始參觀,看真功夫的師傅如何用石膏作出模型,模型是一切的基礎,先有模型才能灌漿,灌完漿要等它乾再脫模,再上釉再窯燒;或燒好的瓷器再貼花紙再燒,一個成品要出來,需費很多道工,我們不只每個流程都參觀到,還實際體驗了手拉胚,今天真是獲益匪淺。今天另一收穫是接觸到一個新名詞─「庫泥燒」,如執行長介紹的,它不僅環保,也可成為特色產業,若發展成功,更能替國家節省外匯支出及能源消耗, 多麼令人為之一亮的資訊啊,真慶幸有一群人默默在為社會付出,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國貨,認同台灣的「鶯歌燒」。
 
學員作品